陰陽交媾,靈氣所會。從廣東地勢圖中可見,四會的西部和西北部都是大山區
,而北部和東部則由一條山脈構成兩面屏障。這些山脈行龍是發源于粵北中山區的
羅殼山,此山脈東有北江,西有綏江,隨龍界氣,經數百里奔騰起伏,穿帳過峽,
行到四會中部偏西時,大山大脈已經停下,使中部及東南部成為小丘陵平原。此小
丘陵平原由于低于高山大脈,在《易經》理論中是屬于“陰”,而西部、北部和東
部都是高山大脈,高山屬“陽”,此高山之“陽”與小丘陵平原之“陰”,構成了
一幅自然而完整的陰陽太極圖,使四會得以陰陽交媾而生生不息地持續發展。古書
云:關天關地定雌雄,富貴此中逢。
三面環山,藏風聚氣。在四會的群山中,起了四座父母山,這四座山分布在四
會小丘陵平原的四隅之方,則在西北方的地豆鎮有座“三桂山”,西南方的黃田鎮
有座“五指山”,東南方的清東有座“大南山”,在羅源與逕口交界處,有座“黃
帝嶺”。此四山因在四隅之方,在中國風水文化中稱之為“天柱山”和“四大神山
”。此靈山秀峰,古人曾有贊譽:“天柱高、壽彭祖、兆禎祥”。由于這四座山相
互伸延連接,從而使四會三面環山。在風水文化中,最喜是三面環山之地,因山環
可以藏風聚氣,人杰地靈而人才輩出,如古有六祖惠能在四會成佛,近有著名愛國
僑領彭澤民、著名書法家吳子復、美術家譚勇,現有奧運冠軍冼東妹等。而在自然
環境學中,三面環山可以抵御強風吹襲,從而使人民安居樂業,永保禎祥。
四水相會,氣象萬千。古書有云:四水歸堂,萬脈朝宗;水聚處民多居住而富
,水散處民多貧而離居。四會是四水相會之地——在西北開門吉方,有綏江流入,
書云:開門水朝白,應人富貴。在北面休門吉方,有龍江河流入,北方為帝旺之方
,書中有云:旺神水聚局,富貴雙全,由于此河是發源于四會境內,是四會境內行
龍之河,故前人稱之為“龍江河”,以表吉祥之意。在東北方是生門之方,是自20
04年起二十年當元當令之方,此方有水流過,應福最速,書云:生門水過堂,秀氣
融融,生財迅速。西江是在四會的西南方流入,西南是長生吉方,古有:長生水朝
來,人財兩旺;又云:山管人丁,水管財——由于四會是四水相會之地,是因水聚
而財豐之地,所以,四會在改革開放后,工農各業輝煌,社會和諧安康;特別是近
年,四會的柑桔玉器兩大行業得到快速發展,成為了四會的特色產業,其品牌享譽
海內外;互感器、明華磁卡等高新科技、星辰樂器等名優產品及其它工業也得到長
足發展,人民的生活水平隨著經濟的興盛,而大大提高。
中國風水文化中,比較強調的是要山環水抱,藏風得水,且山要止,水要聚
,方稱之為吉地,由于四會具有以上優點,所以四會是塊難得的風水寶地。遠在
2220年前,前人就看中了這塊吉地才建縣于此。
在地理位置方面,四會的西南有321國道貫通大西南,西有正在建設的廣賀高
速連接廣西中北部及西北各省,北有通往湖南等各省交通要道,東有正準備建設通
往花都國際機場的高速公路,且在水路方面有馬房港貨運通向世界各地,所以,四
會無論是在易經風水文化而論或現代的地理位置方面而論,都是一塊投資興業的風
水寶地。
四會市地勢圖:
|
|